第(3/3)页 这话说得逗趣,众人又是一阵欢笑。 谢衍也跟着笑。 接下来都是拉家常,夏氏盯着谢衍左看右看:“一表人才,还学识不凡。可惜我家那几个孙女,要么已经嫁人,要么有了婚约。” 张氏说道:“秦家有两个孙女蛮般配的。” 夏氏连连摇头:“不行不行。秦家那两个孙女,都是疯惯了的野丫头。谢家六郎是皇家学士,应当配一个文静贤淑的。” “邵家的小娘怎样?”张氏问道。 “哪个邵家?” “扶风邵家啊,三年多前回京,我们还去邵家做过客。” “我想起来了。邵家小娘确实不错,文文静静,是个知书达礼的好孩子。改天我写信帮忙问问,看邵家小娘是否有了婚约。” “……” 两位老夫人越说越起劲。 陈文昭不乐意了:“妇人家只晓得这些。谢六郎前程远大,年纪轻轻急什么婚事?” 夏氏说道:“学问再好也是人,是人就要结婚生子。有了贤妻打理家中琐事,谢六郎做学问也能更顺心。” 夏氏说完,还问饭桌上的三个年轻人:“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对对对。” “应该的。” “老夫人说得在理。” 三个年轻人连忙顺着说。 夏氏这才把头转向丈夫:“你看吧,他们都觉得我说得对。” 陈文昭懒得辩驳:“对对对,你都对。这是谢六郎的婚事,说不定他家早有安排,你就别胡乱给什么邵家写信了。到时候谢六郎家里谈妥一个,你该如何面对那邵家?” 夏氏语塞,不再说话。 谢衍听着挺有意思,这老夫妻三人都很随和,而且没把他跟大哥当外人。 吃过晚饭,又闲聊几句,众人便各自回房。 谢宏把汪大庆自费印刷发放的数学论文也拿来。 谢衍回到自己的客房,就着灯光仔细读起来。 他高数学得不错,几何知识也还可以,但在数学专业的眼里就是渣渣。 汪大庆这篇论文,一上来就给出假设:通过一条直线外的一点,可以画出多条平行线。 即,假设一条直线存在多条平行线。 谢衍当场看懵了,感觉脑子有点不够用。 很快他就意识到,这他妈不是欧氏几何,这是传说中的罗氏几何。 老子没学过啊! 只在高中几何教材里,接触过一点点粗浅概念。 当时高中数学老师的兴致来了吹牛逼,随口讲了几个高斯和罗巴切夫斯基的小故事。 谢衍之所以记得很清楚,是因为高中数学老师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找不到数学工具表达,最后还是靠罗氏几何来解决问题。 也不晓得是不是真的,但不妨碍谢衍觉得罗氏牛逼。 这个大明的学术也太跛脚了,数学研究显得有些过于超前。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