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黄兴辅啊黄兴辅,你这个该死的蠢货! 因为水土与气候等缘故,古代的北方,茶叶种植是极其罕见的,但这并不代表着没有。 刘从璟难以置信地看着这个他一直寄予厚望的长子,只觉得心痛得无法呼吸! 其他刘家子弟听了这话,也全都是纷纷开口求饶,他们以为不顾脸面地这样做,就可以求得那位中山侯宽恕,就能够活下去了! 这般丑陋的嘴脸,瞬间惹得围观百姓怒骂不止,简直就是畜生行径! 在这礼法森严的大明王朝,孝道那可是放在第一位的,谁要是不孝,就等同于直接被剥夺了人权,那就是畜生东西,没人会把他当人看! 毕竟勘合贸易不是每年都有,而且主要被室町幕府和大内氏掌控,他们想要从中分一杯羹,就只能做这种走私买卖。 此话一出,战兵们瞬间拔刀严阵以待! 一名百姓嘶声高喊道,整个人气得身体发抖。 牟斌将这些士绅大族提供的货物种类,以及从中获取的利润数目,全都准确地说了出来! 而倭国与大明进行的勘合贸易中,主要就是采购如生丝、药材、茶叶、字画、书籍等中原特产,只要运送到了倭国境内那都获利丰厚。 安静了之后,牟斌这才拿出一捧新的卷宗,宣读起了这些士绅乡绅的罪证! 其中大部分人,正是提供货物,通过备倭都司渠道,勾结倭寇走私谋利之人! 更何况这是一条贼船! 黄兴辅将刘从璟臭骂一顿后,又是一阵好言安抚,声称出不了什么岔子,那中山侯就是个有勇无谋的狂徒莽夫,多的是办法解决掉他。 直到莒州爆发白莲教妖人叛乱,中山侯汤昊带兵去青州平叛去了,刘从璟这才终于松了口气,以为黄兴辅解决好了一切。 比如这山东济南府,就有着不少极其出名的名茶,趵突泉周边的茶叶,还有文人墨客时常提及的南山茗。 “这都是我爹做的事情,跟我们无关啊!” 汤昊确实起身了,先前他可是一直安安静静地坐着。 “再敢有喧哗之人,押入大牢!” 比如这个济南府刘氏,就是出了名的官宦世家,自大明开国以后历朝历代都有子弟在朝中为官,如刘士民,弘治五年举人,选高邑知县,甚有政声。 然而上船容易下船难! 得到了黄兴辅的保证,刘从璟这才稍微安心了些,可他到底还是做贼心虚,自从中山侯率军抵达山东后,那是吃不好睡不着,就怕哪天这个狂徒莽夫带兵破门抄家了! 然而他怎么都没有想到,破门抄家还是发生了。 牟斌见状厉声呵斥道。 汤昊面无表情地扫了这些杂碎一眼,然后目光锁定在了刘从璟身上。 “刘从璟,当年你为官的时候,可是一直素有贤名,这怎么一致仕之后,就丧了良知呢?” 中山侯开口,整个现场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百姓也不怒骂了,刘学文等人也老实了。 刘从璟听到汤昊这话,整个人都怔住了,陷入了回忆之中。 当年他只是做了个佐贰官,一县县丞,没有什么权力,也改变不了什么,正因为见识到了太多官场黑暗,所以他才会以告病为由致仕归乡。 “汤侯,想来你也清楚,大明吏治腐败官场黑暗,不只是朝堂,地方更甚!” “而且国朝俸禄微薄,再加上折色发放,又有人从中贪腐,大部分中低层官员如果不贪腐受贿,拿什么养家糊口,拿什么养活家人?” “好歹也是大明王朝的朝廷命官,却还要依靠家中族内的接济才能够活下去,这大明王朝的官儿谁还愿意做?” 刘从璟此刻已然万念俱灰,没什么不敢说的了。 他很清楚眼前这位中山侯,以其能力和手段,加上那救驾之功,未来很有可能会主宰大明朝堂,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朝堂重臣! 所以刘从璟想着,最后为士绅缙绅发一发言,也是为了这个他曾经热爱过最后却背叛了的大明王朝! 汤昊闻言面无表情。 倒也没有动怒,毕竟大明朝的俸禄,那是出了名的微薄。 太祖高皇帝最是见不得贪官污吏,所以制定了这低得出奇的俸禄制度,低到只能保证官员饿不死,但想要靠着这点俸禄逍遥快活,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但也正因为如此,导致大明朝的官员不得不贪腐受贿,以此补贴家用。 大明官员的收入构成,大致分为以下两大类:一是正常收入,以俸给为主;二是额外收入,包括正常的额外收入,以及各种灰色收入、黑色收入。 官员俸给,分为本色、折色两种支取。 本色支取的俸给,又可分为三种:一是“月米”,大致为每位官员每月支取一石,这是官员每月生活的基本保障;二是“折绢米”,即以绢折米,官员俸给每年有两个月支取的是折绢米,通常为绢一匹,折银七钱;三是“折银米”,即以银折米,每年有十个月支取的是折银米。 从这俸禄底薪来看,大明与唐及五代相比,显然低了许多,官俸之薄,堪称历代之最! 据考察,内阁大学士的月俸,还不能达到五代北汉时那些宰相的一半,与唐代相较,更是相差甚远。 内阁大学士的官俸尚且如此之薄,至于那些下层官员的俸薪就更显低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