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天缘我定-《太平令》


    第(3/3)页

    宦官传递了圣旨,得了些好处,就连侍从都得了银豆子,他们都心满意足离开了薛家,在离开之前,宦官放慢了脚步,在李观一的旁边轻声道:“李校尉少年英雄,咱家有一件事情多嘴。”

    “近日里圣人在和百官闲谈时,倒是多赞李校尉。”

    李观一眸子微动。

    面白无须的宦官笑着轻声道:“咱家不敢多说。”

    “只是朝中各位相公们,也都有子侄,许多武勋家里的孩子到了十六岁,也才有个九品的武散官,而李校尉才十三四岁,就有这样的位置,又有圣人赞许,相公们不提,他们家中的年少勋贵,恐怕是不服气的。”

    “少年人嘛,都是有些气性的,总是气盛。”

    李观一明白过来。

    看起来,是王通夫子和司命老爷子他们成功,营救岳帅计划进一步,而百官气闷不服,所以皇帝就赏赐薛家和自己,是打压百官,也是给百官一个分散他们注意力的目标?

    君王的制衡啊。

    李观一看着这面白无须的宦官,道:“多谢。”

    他想了想,伸手入怀摸到了银子,摩挲了下。

    还是拿了大的那一个。

    放到了宦官手里。

    宦官笑起来,他收下了银子,然后把薛霜涛的玉佩放到了李观一的手里,笑着道:“辛苦钱,咱家就收了。”

    “大小姐的东西,就有劳李校尉送还了。”

    这宦官精明,笑着点头离开了。

    在离开的时候,上了马车,随侍的小太监给他敲腿揉肩,道:

    “干爹,您对那李观一,怎么这样好?”

    “还专门提醒他?”

    这司礼太监笑着道:“蠢笨,在外面,叫咱什么?”

    “是大人。”

    “什么叫做咱家提醒?”

    “咱家是什么,只是一张嘴,是个肉笔杆子便是,是皇上叫咱这样说的。”

    “他说自古以来,少年英才都是雄鹰和烈马,要磨性子的。”

    “才能听话,才好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