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番外龙凤之姿篇(终)-《太平令》


    第(2/3)页

    西意城中,得知秦皇和国公联袂归来之后,上上下下的官员们心底都有涟漪晃动不停,心里面像是压着了一个大石头。

    国公三年不入京城述职,这些官员心底再怎么样都会有些嘀咕,如今秦皇陛下和国公一同归来,也不由得有人开始想着,会不会国公爷也会随着陛下一同回到京城呢

    对于国公府的老人来说,当代国公和陛下之间的感情,实在是门儿清的很,就算是不明了细节,大概总是能感觉得到的,先前两人不见面,大抵是赌气,如今见面,自该化冰。

    那么,国公入京城之后。

    谁来接替这镇守帝国西侧辽阔疆土之职

    李昭文的大哥李建文知道消息的时候,沉默许久,他没有和妹妹相争的心思了,但是如今,三弟横死,父亲年老,若是妹妹成为帝妃离去……

    李建文看着杯盏,盏里的茶水就晃动起涟漪了。

    人心不是恒定的,随局势变化而变化,许多人来李建文这里拜访,颇有些投靠之心;也有许多人觉得,李建文虽然也是有才干的,但是和李昭文相比,如萤火比皓月,根本不是一个层次。

    若是西域国公的职责交给李建文的话,西域怕是没办法和现在一样,如此繁华安定了,虽然不至于乱起来,但是百姓生活,吏治民心大概率会降低一点。

    但是李昭文终于和秦皇相见,拦着不让走也断不合适。

    长孙无俦的胃几乎是绞痛了。

    左边儿是国公爷这个西域定海神针的位置可能会换一个没有那么有才干的人;右边儿则是自己追着看了十多年的一段感情,两边儿取舍,他的肚子都要痛煞。

    就在这样的情绪,犹如海底暗潮涌动的氛围里,秦皇的绯红色麒麟纹大纛伴随着玄甲铁骑的马蹄声音徐徐而来,西意城以最高规格来迎接帝君的西巡。

    一如既往的勘验臣子的功绩和过错,考校课业和农桑。

    夜宴饮酒的时候,李昭文仍是从容不迫的模样,引玄甲军出,作秦王破阵曲,笑着道:“陛下可还记得,当年年少的时候,万军从中取敌将首级这些都是当年陪着陛下厮杀的将士。”

    李观一笑:“都是壮士,来,饮酒。”

    取出了美酒,分给众多将士痛饮,酒宴上,李观一和李昭文彼此之间的交谈言行,都符合君臣的礼数,李叔德看了一眼李建文,又看了看李昭文,于是心底也都知道了什么。

    只是长叹声气。

    李建文低垂眉目,不说话,百官群臣里面,有的心中松了口气,有的则是不甘心,至于还有哪些,仍旧在心中暗地里咀嚼‘国公三年不入京城述职,怕是也有不臣之心不服之念’的阴谋论者,则更是不少。

    却也无怪,毕竟封疆大吏,镇国之将,却在天下大定后三年都不入京述职,委实也是前所未有。

    夜宴到月上中天才稍稍止住,群臣酒量不行的准备告退,百官却听到哗啦一声响动,打破这微醺的感觉,众人吃这一惊,气氛都微凌冽,目光都移过去。

    看到李建文手里的杯盏落地,随开来,李建文长吐息,目光闪烁,最终坚定了,最先起身,他沉默了下,看着妹妹和帝君,右手手掌搭着左手手掌,在群臣各有想法的目光中,长施一礼,声音如金铁,道:

    “我不会接西意城的职责。”

    一言哗然,众臣的酒都醒了。

    李叔德眼睛瞪大。

    李建文道:“大秦有大秦自己的选拔制度,自然有上下诸君,维系这西域之局,此非一人之力可以为之,我不过只是其中之一罢了。”

    “国公,二郎,你和陛下久别重逢,未去京城。”

    “此番可以去,勿忧虑。”

    他看着自己的妹妹,声音转柔,道:

    “……不要被国公之职把自己给困死了,二妹。”

    李昭文安静了下,李建文转身大步离去,目光扫过那些提前拜访了他的官员,让后者们的心底都微凛,暗地里叫苦,却未曾想到,当代李国公的大哥,竟也不是个草囊饭袋。

    群臣都散开来,借醉酒一一告退。

    有胆子大,也没站队的想要第一线旁听,被长孙无俦连拳带踹揍出去了。

    听听听,听什么!

    李昭文垂眸,只是自然笑道:“大哥还真想要我去述职啊,陛下,此番饮酒已罢,这些人声嘈杂烦恼,国公府中风景尚好,且随臣来罢。”

    秦皇和国公都是武功绝世,除非是拿出千日醉,否则寻常的美酒,都对他们两人没有什么影响。

    李观一以君王仪态装扮,金冠束发,袖袍之上以金线绣以日月星辰,腰环玉带,一侧挂剑;李昭文则如国公繁盛的服饰,发冠,袍服的规格相较于李观一低了一个层次,却也贵气逼人。

    二人行于月下园,明月在天,随意闲谈当年的天下和年少时候的江南,李昭文双手背负身后,手指微微勾起,勾着个酒坛,忽而笑道:

    “今夜风光正好,陛下可还记得当年在江州城,我们也是在这样的月色下奔跑,那时候我才知道你就是李观一。”

    “一眨眼,十多年都过去了。”

    “人生当真如同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啊。”

    李昭文伸出左手,白皙手掌在夜色中微微律动,就好像是在波动如湖泊般的月色,脸上侧影,也有些落寞之感,克制之感;目光看着李观一,然后看着那边西意城夜色灯火,她最后道:

    “陛下,时候不早了,该出……”

    明月在天,四下无人。

    长孙无俦蹲在国公府外面愁眉苦脸。

    李叔德拍了拍李建文的肩膀,叹了口气,李建文不言,其余百官心里面各自都有自己的小九九,气氛都有些压下。

    只有文清羽坐在那里,吃西域果子,慢慢的数着时间。

    空中忽然传来一声龙吟,却也如惊雷也似,震动四方,把这等气氛一下扫平!也自然而然地引得了众人目光,有困倦的百姓都给震得没了睡意,抬头看到,长夜中,鳞甲如火狱,游动于月色之间。

    百姓都惊愕震动的时候,听到一道苍老有力的声音传来。

    “说缘分,道缘分,缘何定,心何在!”

    “错错错,莫莫莫!”

    “莫要错!”

    “莫要错!”

    “哈哈哈,在下不过一叶浮萍说书客,今日诸位看客皆在,便是说一个好故事。”

    “今日咱们说什么,不提那当年剑狂恣意,三尺青锋在手,就敢叫这天地翻覆,也不提当年那狼王咆哮,天下气魄,今日咱们提一撞,好情谊!”

    “一个是天潢贵胄,凤凰之姿;一个是潜龙在渊,潜藏爪牙。”

    这声音嘹亮苍老,却自有一种气魄在,仿佛这天底下第一等说书人,在说一个辽阔的故事,却也说的出色,把那一桩十余年前的往事都说了个清楚明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