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因此,蒲甘地区的一些民族独立领袖幻想通过东洋人将大不列颠帝国的国殖民者赶走。 但东洋人比之大不列颠帝国的统治更狠。 它们在蒲甘地区实行以战养战的战术,将自蒲甘地区掠夺到的大米、石油、矿石等资源运回其本土或其他的作战地区。 自41年底小鬼子开始进入蒲甘地区。 到45年8月战争结束,蒲甘战时的全部损失累计高达230.7亿缅币。 而蒲甘地区在38/39年度的总产值才49.45亿缅币。 第一次远征作战,大夏国远征军虽然打出了不少的漂亮仗。 但因为种种因素,最后不得不撤退。 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各方势力的心怀鬼胎。 苏长青的想法很简单,退是不能退的,退回去,这一战不就白打了? 所以,他得站稳脚跟。 而外乡人想要站稳脚跟的话,就需要本土势力的配合。 这其中,又以同一个民族的更为可靠,能够利用。 蒲甘北部地区的汉族人口数量在19到30万左右。 自明清时期开始,滇南汉族因商贸、战争等原因迁徙至蒲甘北部。 在明朝末年,南明永历帝就逃入过蒲甘北部地区。 而等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之后,大夏国东南沿海的闽省、粤省等地居民经海路移民至蒲甘南部,从事商业和贸易等活动。 在蒲甘地区,就有不少汉族人口聚集的城市。 同时,大夏国少数民族也汇聚在此地。 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力量。 当然,还有其他的力量可以利用。 那就是蒲甘地区的红党组织。 二战时期的蒲甘红党成立于1939年8月15日。 其主要成员已经从盐安一带,抵达了奉北地区。 即将随苏长青南下。 蒲甘地区与大夏国邻近,受天朝上国的影响很大。 同时,其底层民众被殖民压榨、被封建统治残余势力压榨。 日子过得非常辛苦。 而这种情况,我党最是有经验了。 既然小鬼子都可以以战养战,那苏长青通过发动当地的贫苦老百姓,组建反抗势力。 建立根据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