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九六年,我从中科大毕业,当时很想留在京城,先后去了联想、方正等好几家公司,虽然都被录取,但是被告知要交几万块钱才能解决户口问题,那段时间情绪很低落,感觉前途一片茫然……” 徐家俊说起往事,言语中充满感慨。顶 点 李源有些意外,没想到这位居然是个学霸。 “徐先生来美国是留学?” “不是,过来出差。” “哦?”李源感兴趣的问:“你现在在哪儿高就?” “深圳,华为公司你听说过吗?” “华为?” 徐家俊发觉李源表情异样,问道:“怎么了?” 李源笑了笑,说道:“刚才你说放弃了联想,我还替你感觉遗憾,现在看来,你的选择还真不错。” 在当下,如果让一个毕业生在联想和华为中间二选一的话,相信大部分人会选择联想,但是放在二十年后,结果恐怕截然相反。 …… 九十年代,华为的名气并不响,反观联想,从1996年起,电脑销量一直位居中国国内市场首位,正是企业最高光的时期。 在现阶段,因为几万块钱的落户费而放弃这样一家大型企业,这个决断不是谁都能做出来的。 这样想着,李源又问:“你为什么选择华为?” 徐家俊说道:“说起来也是机缘巧合,那会儿在同学家里看到一张华为人报,上面的文章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文中讲到华为当年研发累计投入1.8亿人民币,当时把我吓了一跳,要知道清华大学一年的科研经费也就1亿多点……” “因为好奇,所以寄了简历,过了没几天,深圳那边给我打电话,说正好有个副总来北京,让我去面试。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跑过去,结果对方没问什么问题,介绍了一下公司情况,就把人力资源的经理叫来,当场给了我一份‘录取通知函’。说实话,当时我都怀疑这是不是个骗子公司……” 徐家俊说到这里,笑道:“总而言之,我就是被一张华为人报‘骗’进去的。” 李源跟着笑了起来。 “你这运气真是够好的。” 公司副总直接面试,对于毕业生来说,足以称得上顶级待遇。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企业的气度。 …… 华为毫无疑问是一家具备大格局、大气度的公司。 就像徐家俊说的,这家公司在技术研发上的投资力度很大,这在现阶段不能说绝无仅有,但也称得上凤毛麟角。 业界有这样一种说法: 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技术,一流企业卖专利。 华为公司的发展历程,就遵循这一路线。 谁都知道“自主研发”的好处,但是在九十年代,要将自主研发作为企业核心发展方向,并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做出的决定。 这是一条充满不确定,荆棘遍布的路,很多有志于此的企业,最终都因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要么中途倒下,要么半途而废。 而华为坚持了下来。 早在1995年,海淀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确立为全国首批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基层法院;而同年,华为就成立了知识产权部,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 通过徐家俊的讲述,李源对这家公司有了更深的了解。 他这时才知道,华为去年开始实施《华为基本法》,这也是中国第一部总结企业战略、价值观和经营管理原则的“企业宪法”和制度体系。 “都说站得越高,看得越远,这话果然没说错。” 李源感慨道。 …… 说到华为,不能不提联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