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性,具有很大的意义。” “话虽如此,想要做到怕是很难,要知道咱们国家的国力还不够强……” “打住。” 李源抬头阻止陈晨说下去,不客气的说道:“诚然,国家实力影响外交,但是唯国力论本身是对很多人的努力的侮辱……” …… 在追讨文物这件事上,国力只是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关键还要看国家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 现实中有个很好的例子。 在十九世纪,英国曾入侵埃塞俄比亚,在袭击了默克德拉要塞后掠夺了大量珍贵文物。 多年以来,埃塞俄比亚一直在积极追讨这些文物。除了官方的努力外,埃塞的社会知名人士专门成立了专门协会,在埃塞本土和英国都设有办事处,并有专门的网站,用以号召海内外的埃塞俄比亚人参与追讨工作。 2007年,一个生活在伦敦的埃塞裔小男孩加布里尔给英国首相布莱尔写了一封信,信中列举了大量证据,表明在英国的默克德拉文物都是英**队从埃塞俄比亚掠夺而来的。 信中写道:“埃塞儿童有权看到这些文物,通过他们了解埃塞的文化遗产。” 英国首相府马上给加布里尔回信,告诉他此事已转交给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处理。随后该部也回信说,虽然政府没有权力索要这些文物,但是大英博物馆答应把该馆收藏的部分埃塞文物借给英国一个埃塞教堂。 这样,虽然文物还在英国,但毕竟是在埃塞的教堂里。 虽然方式值得商榷,最终结果也不尽如人意,但是埃塞人的执着精神,却很值得中国人学习。 李源把这件事模糊了时间,改头换面讲给陈晨。 “国内在上层沟通上做得很不错,现在的问题是,缺乏民间参与,特别是具备足够影响力的人的发声力度不够。我这次去英国,准备在媒体舆论上做些文章,可能的话,希望国内能联系一些有影响力的华人华侨一同发声,我想中国国力总要比一个非洲小国强的多……” …… 舆论轰炸,这是李源能想到的唯一办法。 对于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媒体的力量是很强大的,特别是当它被有效利用的时候。 这么做可能无法直接促成文物回国,但是至少能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更重要的是,民间舆论不会对官方外交造成太大影响。 李源心想:“最低限度,希望能争取到回国展览的机会吧……” 他静静望着窗外,有些出神。 他其实还有些话没有跟陈晨说。 他之所以想要讨回那幅画,还有一个原因。 上大学时,李源曾谈过一个女朋友。 女孩是学美术的,《女史箴图》的故事,就是她告诉李源的。 女孩曾对李源说过,希望能够去大英博物馆看看这幅画,可惜当时的李源是个彻头彻尾的穷光蛋,直到两人分手,也没能实现她的梦想。 这辈子,两人或许不会再有交集,昔日的约定反而愈发清晰起来。 如果这幅画回国展出,你会不会去? 李源这样想着,摇了摇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