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叶候-《酆都招抚使》


    第(1/3)页

    第64章  叶候

    眉山叶寻。

    淡淡四个字,仿佛九天暗处炸下一道雷来,惊得在场听见的人都一愣。

    通过大家的口口相传,再加上说书人的夸张渲染,这四个字在大梁国百姓听来,简直就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战神。

    而在叶寻一手建起的凤台军中,他不仅仅是战神,更是比梁天子更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存在。

    说来话长。

    当年燕兵来犯,围困住了昊京,京师随时都有沦陷的可能。

    一部分大臣认为此战必败,主张南迁渡避祸。一部分大臣虽主张要拼力死守,但却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时任屯骑校尉的叶寻向当时守城的主帅献策,在昊京西北不远,有一座名叫凤台的小城尚未被破,可以加派士兵驻守,倚仗地理优势,作为一枚活棋掣肘燕军。

    但主帅以兵寡势薄不由,不愿分兵他处。

    叶寻再求,主帅便令他一人前去。

    然后,他便一个人单枪匹马进入了凤台。

    之后的日子里,他与凤台残兵死守城池百余天,力保城门不失,还数次侵扰燕军后方。燕兵大怒之下,拨动主力大军攻打凤台,反而由此解了昊京之危。最后非但昊京未破,燕兵到最后也没能攻占凤台。

    麟德帝大喜,为了激励全军,亲笔手书,御赐‘凤台军’番号。

    此后国人纷纷北上勤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凤台军,由开始的不足千人发展到万人之巨。

    可是让凤台军威振天下的,还是后来叶寻的另一壮举。

    当时在太虚山北麓,有一处深谷名叫魑谷。谷中人本是很久之前梁国的一支叛军,叛军兵败后,首领的头颅被压下镇国碑下,余部则被梁国皇帝囚困谷中,永世不得出谷。

    麟德二十四年,叶寻自镇国碑下取得叛军首领的头颅,孤身一人冒死深入魑谷,收募了魑谷的七万部众。

    自此,凤台军成了大梁国最强的一支力量。

    ……

    有个士卒呆呆的将火把移近了些,火光映亮了叶寻的脸,蓦地火把连刀落地!

    小兵惊惶欲死:“我见过……我见过一眼,这人……”

    他颤得不成样子,伏倒在地,纳头没命的拜了起来。

    他这一跪,余下的几个士卒也慌了神儿,各个腿如筛糠,不知是跪是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