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学士制度-《靖天下》
            
            
            
                
    第(2/3)页
    封建王朝中,距离皇帝越近,权力也就越大。一般来说奸臣最大的罪名是,阻隔中外,蒙蔽圣听,也就是不让别人见到皇帝。
    而今,皇帝一年,或者隔几年举行一次这样的会议,大部分高级官员皇帝都能见到面。丞相想有什么作为。是非常难的。
    这也是谢枋得之所以赞同。
    谢枋得没有私心。
    或者说他最大的私心,就是干死鞑子。
    可以说文官之中,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在云南待了几年,安稳下来了。也生了儿子女儿。虽然午夜梦回,对鞑子恨得咬牙切齿。但是要他们放弃现在的生活去与鞑子拼命。
    他们未必愿意。
    更不要说,虞醒为了统治需要,将很多地方势力人才纳入朝廷之中。
    这些人对北伐更是没有什么兴趣。
    但是有谢枋得在,整个文官体系对北伐都表示赞同。
    不赞同不行。
    很多人都记得,当年谢枋得是如何筹款的。为了军费想用另外一个丞相的人头做祭品。
    他们但凡有一点反对意见,谢枋得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做铁腕丞相。
    谢枋得对这个他一手传立的朝廷,也是有一些感情的。但凡祖宗立制的时候,都想着千秋万世。谢枋得也是如此,他固然觉得这样做会限制政事堂诸相的权力。
    但是如果能够垂范后世千百年。
    他也不在乎这一点问题。
    毕竟,他谢枋得是区区一些制度能够制衡的吗?
    此刻圣旨仍在宣读。
    给大部分高级官员都按照级别加了学士衔。
    随即虞醒在龙椅上接受臣下朝贺。
    登基大典就算完成了。
    用过午饭之后。
    虞醒举行了阅兵式。
    就在临渊宫前的广场上阅兵。
    宁远军,兴元军,长宁军,云南军,江北军,西海军,等十几个军号,全部都有。
    然后是水师,炮兵,骑兵,诸班直。在后面。
    全部火铳,踩着镶嵌铁板的靴子。走在石板上,发出哒哒的声音。
    最重的攻城火炮。更是众星捧月的出现。十几马滇马死命拉着,才让火炮缓缓的移动。
    虞醒对此并不觉得什么。
    他打了多年仗,千军万马都看惯了。
    今日阅兵,各部都派精兵强将。而且来阅兵的有专门的赏钱。
    这都成为惯例。
    但是终究不能与后世阅兵几个月的专项训练相比。
    虞醒阅兵,更多是政治意义上的,确定这个国家的根基在什么地方?在赳赳武夫。这一点绝对不能动摇。
    但是别人就不这样看了。
    陈宜中这一段时间,生过一次病。此刻有些颤颤巍巍了。
    被孙女搀扶着,在专门的位置上看阅兵。
    其实宋朝也有这样的仪式,但是不管是东京禁军,还是临安的军队,都是有名的样子货。中看不中用,阅兵的时候,简直好像耍杂技一样,一点英武之气都没有。
    而今,却不一样。
    陈宜中能感受到这些士卒身上携带的杀气。
    虞醒立国到现在,没有少打仗。即便有些人军队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参与大战。但这一次过来的不是全部,而是各部优中选优。
    各级将领怎么都不想让其他各部比下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