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针锋相对-《大秦五百年》


    第(3/3)页

    “王”和“皇帝”,虽然同样是一国之君,但称号不同给人带来的感觉是不同的。感觉不一样,地位不一样。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事情确定下来后,臣子们跪拜高呼万岁,恢复始皇帝时期礼仪。

    因为昏君胡亥和逆贼赵高,导致秦国差点被灭国,国君重新称帝,大秦又逐渐恢复元气,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

    臣子们为此高兴,特别是始皇帝时期提拔起来的臣子们,更是为之激动。

    众臣平身后,陈平道:“陛下,四个贼首皆在六月初一登基,臣建议陛下将登基日期提前,就定在五月三十,特意比贼子提前一天,针锋相对。”

    臣子们又纷纷附议,气氛开始热烈起来。

    子婴同意了这个提议。

    既然做皇帝了,子婴想到了皇帝年号。

    秦朝和汉初皇帝是没有年号的,汉武帝首创了年号制度。

    自己该用什么年号呢?子婴早就想过了。

    子婴朗声道:“朕决定,采用年号制度。”

    什么是年号?臣子们无从知晓。

    子婴把年号含义解释一遍,再说道:“朕的年号为‘大业’。”

    说到“大业”二字时,子婴特别加重了语气。

    此前他早就想过,有朝一日登基后要采用隋炀帝杨广的年号,要开创盛大伟业,子婴穿越到这时空的梦想,就浓缩为“大业”二字。

    大业元年从明年岁首十月初一开始,今年剩余时间仍然是秦王婴三年。

    随后,子婴再跟众臣讨论相关制度。

    既然登基为帝,嬴子婴趁着这个机会做出适当改变。

    文官官职上沿用三公九卿制。

    对于武将官职、秩俸,嬴子婴做出适当改变。

    原本秩俸在一千石往上是比二千石、二千石、真二千石、中二千石,再往上就是万石。

    子婴在中二千石基础上,增加四千石、六千石、八千石这三个级别。

    增加三个等级,是让臣子们有更多的晋升空间。

    在武将军职方面,分别为伍长、什长、屯长、百将、五百主、军候、都尉、校尉,校尉往上是各种将军名号。

    子婴主要是对将军名号进行改变,采用汉朝时期的制度。

    汉朝把将军位分为一品至五品五个级别。

    子婴做出规定,校尉相当于五品将军级别,对应秩俸为二千石。

    四品将军秩俸为真二千石,此前已封的中坚将军程开、武卫将军李必,皆是四品将军称号。

    三品将军对应秩俸为中二千石,将军号有“四安将军”、“四平将军”等等。

    二品将军对应秩俸为四千石或以上,将军号有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以及“四征将军”、“四镇将军”等等。

    一品将军秩俸六千石或以上,原本称呼为“上将军”,改为“大将军”。

    子婴以后要重新一统天下,还要消灭匈奴,有太多的仗要打,先给出待遇级别、称号,虚位以待,让武将们看到光明前景。

    对于后宫称号,子婴采用明朝后妃制度,皇后下面有四妃,再下面有九嫔,下面还可以再有昭仪、婕妤、美人、才人、选侍、淑女等。

    每个级别有相应的待遇,嫔妃在皇帝面前自称为“臣妾”。

    王思由“王后”晋升为“皇后”,封冯幽兰为“淑妃”。

    给大家推荐历史文《女帝妄想私自占有我》,写得不错推荐去阅读。

    备注:在汉朝将军位如下:一品:大将军(以上为三公级将军)

    二品: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以上为三公级将军)

    抚军大将军、中军大将军、上军大将军、镇军大将军、镇国大将军、南中大将军(以上为二品大将军)

    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以上为四征将军)

    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以上为四镇将军)

    三品:中领军(资深者为领军将军。以上为禁卫军)

    安东将军、安南将军、安西将军、安北将军(以上为四安将军)

    平东将军、平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以上为四平将军)

    征蜀将军、征虏将军、镇军将军、镇护将军、安众将军、安夷将军、

    安远将军、平寇将军、平虏将军、平狄将军、平难将军、

    辅国将军、虎牙将军、轻车将军、冠军将军、度辽将军、横海将军(以上为三品杂号将军)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