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特殊仪式-《大秦五百年》
            
            
            
                
    第(3/3)页
    双方各有士兵中箭倒下。
    双方后面的士兵都继续向前冲,向相反的方向奔跑着,始终相差近二十丈距离,这是骑兵最佳射箭距离。
    秦兵向东边的韩兵射箭。
    韩兵向西边的秦兵射箭。
    双方都在移动中射击移动目标,就看谁的箭法更准。
    杨喜箭法神准,一连射杀了三名敌兵。
    秦军训练有素,被张良所重视的韩骑兵,同样训练有素。
    双方的战马,都是上等战马。
    一轮交锋后,秦兵冲到了北边,韩兵冲到了南边。
    双方调转马头,观察着已方和敌方伤亡人员。
    双方都倒下了数百人,韩军倒下的数量,略多于秦军。
    双方再次往相反方向冲锋着。
    第二轮交锋,又再倒下了数百人。
    只有实战交手,才能验证军队战斗力,秦兵都觉得,这支韩骑兵是劲敌。
    当初杨喜要是跟敌兵硬拼,只会是两败俱伤。
    这时,杨喜看到左右两边,都有已方骑兵冲来。
    “都尉,两边都有秦兵,要是不赶紧撤走,就来不及了!”
    黄岐观察现场情况,如果继续硬拼,最终只会落得全军覆灭下场。
    他果断下令撤退。
    韩骑兵调转马头,向东边撤退。
    秦军在此等待了一天,为了就是灭掉这支骑兵,可不会那么容易让他们跑掉。
    三支秦骑兵万余人,一齐追击着敌兵。
    乡衙大门外,骆甲望着远去的骑兵,露出轻松的笑容。
    旁边的军候道:“将军,我们的骑兵能追上吗?”
    骆甲道:“必定能追上,等着好消息吧。”
    ——————
    乡衙以东,双方骑兵在旷野中奔跑。
    起初时,双方战马速度都差不多。
    奔跑一段时间后,韩骑兵进入一条较大的道路,这是新安前往洛阳的官道。
    在东西横向的道路上,韩骑兵在前,秦骑兵在后追击,延绵数量长。
    在秦骑兵最前面,是由杨喜率领的部下们,一直紧追着敌军。
    在韩骑兵最前面的,是黄岐和他的亲兵。
    “他娘的!怎么秦兵还追来!”
    黄岐大骂着。
    旁边一起奔跑的军候道:“看来,秦军是执意要干掉我们,好在匈奴马耐跑。”
    黄岐道:“暴秦在陇山养的马,同样很耐跑。”
    很快,他想到了相关问题,意识到了情况严重性。
    他率军匆匆赶到秦军所在地,而秦军是在原地等待,以逸待劳,士兵和战马都得到充分休息。
    要是一直奔跑下去,韩军战马首先就会被累倒。
    想到这一层,黄岐忐忑不安。
    果然,再奔跑出一段路程后,韩军战马速度慢下来了。
    “嗖嗖嗖……”
    秦兵及时射箭。
    最后面的韩兵纷纷中箭倒下。
    杨喜一连射杀了好几个敌兵。
    对于秦军来说,现在的作战,跟刚开始交锋时的作战好多了。
    逃跑中的敌兵,只要被追上弓箭射程距离,完全就是待宰的羔羊。
    只有少数敌兵,能在马背上有转身向后方射箭的能力,造成少量秦兵中箭。
    越来越多韩骑兵马匹慢下来,不断有士兵中箭。
    黄岐陷入了绝望。
    经过一段时间的打击,韩兵只剩下数百人了。
    忽然间,黄岐马匹摔倒,口吐白沫而亡。
    黄岐被摔得骨折。
    他看着冲上来的秦兵,脑海中只有绝望与恐惧。
    “嗖嗖嗖……”
    多名秦兵向他射箭,将其了结。
    秦军继续追击着残敌。
    不断有敌兵中箭,也陆续有敌战马口吐白沫而亡。
    又再追击一段路程后,终于把敌兵全部肃清。
    杨喜和部下们停下马来。
    士兵们坐骑皆气喘吁吁,虽未到体力极限,也已经够累了。
    “弟兄们,下马歇息。”
    人和马都很累了,各自歇息着。
    后面赶上来的秦兵同样如此。
    两个都尉来到杨喜跟前。
    李都尉道:“打得痛快,敌军无一漏网。”
    周都尉道:“还不够过瘾,不知韩国还有多少骑兵,多打两三次这样的胜仗,那才叫过瘾。”
    杨喜道:“韩军来攻秦的士兵都快死光了,没死的也投降了。估计韩国没多少骑兵了!要不然不会只派出区区五千骑兵。”
    周都尉道:“虽然杀敌不够多,烧韩国的乡衙,同样很痛快。”
    约莫两刻钟后,秦兵停止休息,割敌兵耳朵。
    这个位置的敌兵尸体耳朵割完后,正准备返回。
    “杨校尉,东边有个大村,好像有乡衙!”
    一名站在山丘上的士兵指着东边。
    杨喜上到山丘,向东边望去。
    没错,是乡衙。
    昨天还看过舆图,上个乡衙沿着官道往东,的确有个乡衙在官道旁边。
    杨喜带着士兵们,前去把乡衙烧了才赶回来。
    ————————
    夕阳的余晖照射着大地,远处巍峨的山岭,在夕阳映照下,涂上了一层金黄色,显得格外瑰丽。
    骆甲在乡衙大门外等待着。
    他能根据马匹速度和耐力,预测出能追出多远。
    是时候该回到了。
    “来了!我们的骑兵回来了!”
    向东望去,东边旷野上,出现大量的骑兵。
    骑兵越来越近,在落日余晖照耀下,可看见士兵们那洋溢在脸上的笑容。
    秦兵们在大门外停下,武将们来到骆甲跟前。
    杨喜道:“将军,幸不辱命,敌军全部被射杀!”
    随即,两名士兵把一个大袋抬过来。
    骆甲打开袋子一看,都是耳朵。
    士兵们当场清点着。
    “报告将军,一共4996只耳朵。”
    杨喜还给出敌军都尉黄岐身份证明,杀敌军官的军工,顶得上杀许多甲士。
    某人道:“很好,今天立下大功了!”
    他是军功队成员,在本子上记录着。
    经过统计,此次作战,秦军战死645人。
    其中五百余人是在正面交锋时中箭死亡。
    当初,在骆甲率军前来韩地时,有三名军功队成员跟着前来。
    杨喜道:“骆将军,把敌兵追杀完后,还碰上一处乡衙,顺便一把火烧了。”
    军功队再问及其他士兵作为佐证,皆是这样回答。
    确认无误后,再记录在本子上。
    为了让进入韩地的士兵们有立军功即会,子婴特别规定,每摧毁一个乡衙,相当于杀敌甲士一百人的军功。
    要不这样做,骑兵们来到韩地,无论怎么捣乱搞破坏,仍然身无寸功,也就没有了动力。
    这次战斗,敌我双方都有战马死亡。
    晚上,士兵们全体吃马肉。
    第二天,秦兵们沿着官道前往洛阳,打算把洛阳周边的乡衙,全部洗劫焚烧。
    洛阳周边,是人口比较稠密之地。
    前往洛阳官道南北三十里地域,共有八处乡衙。
    骑兵一路向东,一路洗劫。
    三天后,秦兵来到洛阳北边的一个乡衙。
    骆甲躺在床上稍作歇息。
    乡衙院子水井边,有秦兵在打水喝,有人在给水袋装水。
    一名刚喝水的屯长疑惑道:“怎么怪怪的?有什么味道!”
    他又再喝了一口水,总觉得有异味。
    经过提醒,其他喝水的士兵注意起来,也发觉有异样。
    什长道:“不会是水里有毒吧?”
    伍长道:“以前喝水都没这个味道啊!真有可能被投毒了!”
    屯长大声道:“大家都别喝水!”
    随即,他快步进入屋子。
    “将军,水井的水有味道!”
    骆甲刚刚躺在床上睡着,一骨碌起来,走近水井查看。
    水井的水看不出异样,喝过井水的士兵,都说有种怪怪的味道,只是这味道很淡,起初时没察觉。
    骆甲问道:“有多少人喝了水?都举起手来。”
    经过统计,有两百余人喝了井水。
    骆甲道:“别再喝井水了,有可能被投毒了。为以防万一,你们要把喝下去的水吐出来。躺下让人压肚子。”
    秦汉时,民间击鼓驱除疫鬼,称为“逐除”。宫禁之中,则集童子为伥子,以中黄门装扮方相及十二兽,张大声势以驱除之,称为“大傩”,又称为“逐疫”。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