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还是钱的问题-《重生之芯片大亨》
            
            
            
                
    第(2/3)页
    李兴率先拿出方案给郑南:“郑厂长,我已经研究了设备清单,从中挑出了最要紧的设备,经过我计算这些是最合理的。”
    虽然李兴的方案很好,但郑南却看也没看的摇手:“重要的不是这个,还是缺钱。”
    老厂长点头:“钱很多,但这些钱并不是能这样随意花的,里面超过一半都是合作方的欠款,而且还有不低的利息,还有对赌协议,这钱更不好花。”
    李兴沉默了,他能把资金使用规划的很好,却忘了这笔钱从头到尾就不是这么用的,忘了还有???????????????对赌协议这个东西,忘了要是来年他们不能及时还上,他们就要双倍赔付,只怕往后几年江夏电子厂都要给他们打白工了。
    并且这时候对赌协议已经签了,再想打退堂鼓也来不及了。
    李兴思虑再三提议:“要不我明天再去找找师姐,看她的实验室还有没有什么研究项目能转化成产品的,她的实验室研究半导体二十多年,肯定有很多成果可用。”
    老厂长表示这是一个想法:“如果能像学习机那样迅速转化成产品也很不错,实在不行像学习机那样我们高价卖给其他企业也很不错,毕竟这笔钱最后也是用在她的实验室上,不算对不起她。”
    郑南也认可这个想法,但同时也提出:“我们可以依靠实验室寻求突破,但不能把希望全押在上面。”
    郑南这么说还是基于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想法。
    此外更重要的,也是郑南这段时间跟李兴跟周敏德也了解不少实验室情况,知道实验室研究成果一般转化成真正产品的周期相当长,毕竟实验室里搞出来喝真正工业化量产,那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
    纵观全球几十万个实验室,随便一个一年就能搞出成千上万个概念发明,但最后真正落地出来的,也就那么一两个。
    至于周敏德的实验室里,郑南相信以周教授的能力,肯定有很多黑科技发明,可要说能落地量产品,郑南真没什么信心。
    这和眼光什么的无关,有些很厉害的发明,由于时代限制或者成本以及其他什么问题没解决,哪怕再牛批,可能也到不了市场。
    一如大火的小破球里的太空电梯,其实并没那么科幻,实际相应的技术和材料已经出来了,只是由于成本和收益的完全不对等,再加上目的不明确,所以只能是看看就好。
    还有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电动汽车其实要先于燃油车被发明出来,可由于140年前的电池技术落后,以及那时的电力并不普及和电价的昂贵等等原因,导致电动汽车一直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直到140年后电池技术突破和电力普及等原因,才大放异彩。
    正是这些原因,郑南只能让李兴去试试运气,实际并不指望这边。
    老厂长提出另一套想法:“郑厂长,我已经跟销售处沟通过了,明年加大对省外市场的开拓,看能不能多搞一点营收回来。”
    李雷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咱们的音响和vcd都那么好,到了省外肯定也卖的好,多卖一点不就有钱了吗?”
    李兴也表态让郑南不要担心车间的产能,音响和vcd现在技术都已经非常成熟,同时和模具厂还有其他元器件厂商也合作纯熟,随时扩产都没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