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先前唐朝女帝颁布诏书,秋收后七国举兵,这一战不仅要收复失地,还必须占据半岛倭国以及南方部落,给神州充足的缓冲地带。 顾英雄给了华夏民族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这个男人像钉子一样钉进圣城,同时牵制住深渊,只要他没倒下,蛮夷方面没有多余精力应付边疆。 他还是一如既往用性命给民族一缕希望的曙光。 可是伴随着惊天噩耗,出兵的胜算降到最低。 “打!” 蓦然,楚帝怒吼一声。 “陛下……”尚书正欲劝谏。 楚帝环顾整个观星台,斩钉截铁道: “朕再重复一遍长安说过的话。” “守得住,守不住,我也看不透了,但正如诸葛亮所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孔明一生践行了这八个字,无论结局如何,必须努力去做。” “如果明日天塌了,今日也要奋力抗争,无愧于脚下的土地,无愧于头顶的列祖列宗。” 群臣默然无声,片刻后异口同声道: “遵命!” 也要无愧顾长安这个人。 他在最危险的地方努力着,民族不能安逸享乐,虽做不到并肩作战,但至少要向西方踏出一步。 书院夫子颔首,可突然神色骤变,目光不可思议到了极致。 他悬空疾行,转瞬消失不见。 君臣面面相觑,何事让夫子如此激动? …… 滚滚长江,一位青丝及腰的妇人踏浪而行,夫子堪堪而来,望着她背影恭敬道: “您是?” 妇人平澹说:“我也记不大清自己的名字,你叫我渔歌子吧。” 她停步扭头,一张雍容端庄的脸庞,眼角有几缕鱼尾纹。 “怎么可能……” “为什么……” 夫子翕动嘴唇,声音像江中小舟颤抖不止。 他的精神世界,在这一瞬间被击溃了! 陆地神仙啊! 他记忆深处,甚至还与这个女人产生过交集。 年轻时背着书囊远游,在东海坐船时,她就是撑船女。 足足五十年了! 容貌不曾变化。 “好久不见。”渔歌子面无表情,打趣道: “昔日意气风发的读书郎,如今也垂垂老矣咯。” 夫子绷紧脸庞,突然笑了笑。 老人的笑容是那样凄凉。 这就是几千年文明的煌煌华夏,就算遇到再大的逆境,始终会有一些惊才绝艳的人。 她算神州的骄傲,还是屈辱呢? 在灵气贫瘠的土地,渔歌子成了陆地神仙,而且很可能是神明中上游的存在,至少比他要强。 可无数次民族灾难,这个女人都充当冷眼旁观的看客。 “你如何能够心安理得地出现。”夫子遏制着熊熊怒火,死死盯着她。 渔歌子波澜不惊,轻声道: “修行者不能踏入浊世,为自己而活本没有错。” 似乎很久没有说话,声音晦涩断断续续,渐渐习惯了便娓娓道来: “天道巨变那天,我恰好路过雁门关,天大的福缘噼在我的头顶。” “既给我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又让我眼睁睁看着儿子孙子老死而无能为力,尽管隐姓埋名,可四十年前我抵御过长江洪灾,也曾阻止一只起义军屠城。” “后来我慢慢理解,自家门前雪都扫不掉,更没精力去管他人瓦上风霜,能扫一家,扫不过天下家。” 夫子难以接受这份说辞,冷笑道: “你本可以挽救无数条鲜活的性命,百姓无法决定自己命运,而你却可以让他们活下去!” 渔歌子一步步踏在浪花上,字字珠玑: “我本东海一渔妇,天下与我何加焉?弱者本该被淘汰,这是天道法则!” “老身迄今为止一百二十九岁,小时候见过四夷宾服,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也亲眼目睹一条船被大海吞噬,就因为李隆基的爱妃杨玉环想吃岭南荔枝,劳民破财足百万铜钱,只为一簇不能变质的新鲜荔枝!” “等你见过太多荒唐事,一颗心就麻木了,就算华夏复兴再造盛唐,这片土地还是有剥削有压榨,上位者一个念头,就让无数百姓尸骨无存。” “没救了!” 夫子眼睛都红了,声嘶力竭道: “可你总得让百姓活着吧,让他们可以选择生死,而不是蛮夷屠刀下待宰的羔羊。” “你去问问这片土地的人们,他们想不想活得更好,活得更久。” “良知至重,鬼神难欺啊!” 也许是无法辩解,渔歌子索性直言不讳道: “道德从古至今都只适用于百姓,别强加给我,到了神明这个境界,只会追求飞升。” 夫子身心俱疲,他雷霆震喝道: “如果那天,雁门关被毁了,你该当如何?” “你躲在隐秘的角落,享受着长安给你带来安逸! ” 渔歌子突然沉默。 “你知道的。”她简略回答。 夫子怔怔,随即笑得前俯后仰,指着她骂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