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各使手段-《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第(2/3)页

    覃逊终于是听不下去了:“徐公,你这话,可是认同湘王削夺君权啊。”

    “若是太平盛世,我当然不敢生此想法,可覃公,我想你这一双巨目,必定能够看清当今天子既非仁明之君,又不以垂拱而治为志,为一守成之主尚且不足,更何况社稷早有衰亡之象?帝君为主,我等为臣,臣不能背主,然而我等又怎能眼看着华夏之治崩亡在即,还妄图着能够求全?”

    “你这老伙计,今日酒没喝多少,却说起醉话来。”覃逊摇头,努力想要岔开话题。

    “我与徐公是相同想法。”没想到辛枢相竟也裹乱:“官家若肯垂拱而治,满朝文武,也唯有晏王有那本事代执军政,助佐官家平定天下,使社稷长治久安,甚至征复失土,逐辽兵于关外,复兴大卫的盛世。”

    “关键是官家不肯垂拱而治。”覃逊不得不严肃起来:“我等臣子若相逼官家不问朝政,无异等同篡权谋朝,这是大逆之罪,不仅不能使长治久安,反而会让动荡祸殃再起,我当然明白徐公、辛公有此想法是出于忧国忧民的苦心,但有的事,不可为就是不可为。

    若是连二位都生逼君交权之心,朝中多少野心勃勃者,明面上服效于湘王,实则图的仍是私利,到头来祸殃酿成,他们势必会将罪责尽推二公,二公若挑这个头,那可是……等如被人利用为刀匕了。”

    覃逊看得出,晏迟根本不想让徐、辛二门淌此浑水。

    可有的事就是这样,谋事者无心,受庇者反而会动意,有如徐太傅和辛枢相,晏迟越是不愿利用他们,他们反而会为晏迟所折服,甚至笃定晏迟跟他们一样,志向抱负在于社稷安荣,根本便不会贪图功名。

    就连覃泽,竟也动摇。

    这日晚间,当覃逊刚把两个老伙计送走,长孙却又来了风墅。

    “若是能够说服湘王放下私仇……”

    覃逊瞪了长孙一眼:“我当然知道晏王若能放下私仇,实乃社稷之大幸,可是这又谈何容易?晏王是个什么性情?他视生父为仇,却视东平公为父,羿栩这天子与他之间是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晏王若真能放下,他根本就不会再回临安!泽儿,晏王下力将徐、辛二公择清,甚至还为大卫的朝堂留下了葛时简、辛远声等后起之秀,在他离开前,也必然会大开杀戮,翦除一起子贪奸赃害,相送他们统统为天子陪葬,若如此局势下,大卫的文武百官勋贵世族尚不能收拾残局,你以为仅靠晏王一人之力,真的就能让社稷国祚转危为安?

    兴许能,那他可得下大力气,而且杀戮一开,晏王铁腕无情的举措,势必也会遭受诽议,因为他并非君王,丹史青书上只能落下一个戾臣之名,他为何要担当这样的指责,替杀父之仇保驾护航?

    要让晏王改变主意,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佐助他干脆将羿姓天家取而代之,这样一来他既报了仇,又能执青史之笔,将篡位夺权之事书写为天命所归。可是泽儿,我覃氏一门自然愿意佐助晏王,其余文臣武将呢?就连徐公、辛公,认同的也无非是官家垂拱而治,晏王代行其政,等到大卫殃难彻底缓解,晏王理当交权于天家,功成而身退。”

    覃逊闭着眼,再度摇头。

    谁让儒学治国,君君臣臣亲亲尊尊的教条已经深入人心,则受此影响的还不仅仅是儒臣,便连武将,同样是以忠君为重,这是忠正之士心里永远迈不过的一道坎,而那些贪婪之辈,晏迟若是争用,又如何能让人心向服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