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复社老大-《我的鬼夫是扶苏》


    第(2/3)页

    整片区域哀嚎声震天,哭父、哭母、哭妻、哭子、哭友到处可见,一个个的看上去是精神不振,满脸苍茫,黑漆漆,油污污的,像是赶了很久的路,已经很多天没有吃饭洗漱的逃荒难民。

    看着这些人,我们走进前去,可是还没有靠拢,一帮人就围了过来要吃的。吃的东西我们自然是不含糊,也可以给,身上也不差那点儿钱,但是我们还是挑选出比较严重的那些人给吃的,特别是小孩儿。

    说实话,见到这一幕,我的心里面特别的难受,到底是什么事情让这些人成了这副模样,至于背井离乡吗?

    要说背井离乡的出来可以有碗饭吃,那还好说,可是这一路上到底饿死了多少人,我们又怎么知道呢?

    东西也发得差不多了,我这才问眼前这些难民是从什么地方来的,要说不问我还最多就是好奇,问了之后我们几个差点儿没有晕死过去。

    原来,这些难民是从北方过来的,特别的有几个还是从关外,这关外是什么节奏,我岂能不知道?

    这明朝和后金可是打得正欢呢,这些难民就是因为战争的迫害,所以才往南边逃难来的,有多少人出来死在了路上呀,死的时候只怕是连口吃的都没有。

    心里面很难过,特别是知道了历史最后的结局之后我更加的难过。

    这打什么破仗呢?都是自家人打自家人,这战争打的是谁呀,全都是老百姓受苦去了。要是可以,我直接想让他们知道后世的发展,那时刻,我看你们还会打不打?

    话说我们将吃的菜肉,包子馒头,酒水大饼的全部都散给了这些落难的村民们,他们感动得是满面泪流,一个劲儿的给我们磕头,最后我们索性也不骑马了,直接就结伴而行去南京。

    一路之上我们倒也是说说笑笑,难民们也是笑得乐呵,我虽然不知道他们今后的路会怎么样,在这个年代,只怕也好不了哪儿去,但是今天在这里至少看到他们露出了笑容,没有了那震天动地的哀嚎声,这就是我希望见到的,也算是我来这个地方除了要杀死巴清回去之外的做得最有意义的事情。

    南京,这个地方历史以来就不知道是就被多个朝代作为首都,远的不说,当年的北宋,明朝的朱元璋(这里需要说明一点,明朝自从朱棣开始,就建都北京。南京被称之为南朝,算是闵超的第二个统治中心,里面的官僚建制和北京一样,明朝时只被朱元璋和其孙子作为首都,朱棣是朱元璋的儿子,这事儿有些曲折,想要了解的自己去查找。)不也就是建都南京吗?

    要说这南京是真的很发达,不论是人口、商业等等,还是什么,都是这个时代走在前沿的城市。

    由于和难民一起,我们的速度也是放慢了很多,下午的时候才到的南京。但是组织难民,安顿难民这件事情南京**早就做好了准备,前去的难民当即就被安排到了特定的地方。

    虽然也不知道他们去的地方怎么样,但是至少有吃有喝,还会给他们安定下来,这事儿也算是功德,我也算是满意了,至少不会看到满大街的都是难民。

    这里要先交代一点,话说一饭之恩必当千斤回馈,我正是因为这一次救了这些难民,在后来的日子里,还是他们救了我的性命。不过这事儿还得后续再说。

    我们自然是找客栈住下来,要说一天没有吃饭,全都给了难民,我们也是饿得不行,在客栈里面点了好些酒肉狼吞虎咽的就勐吃了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