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西县-《我在江湖做女侠》


    第(2/3)页

    现在在大胜的主帅面前,还是战场上,当场顶撞,结果如何,张微不用想也知道,更让他下决心的,就是据说此人很快就会成为少帅,是自己的主公。

    这服软也是情理之间的事。

    “……哼,张微,你身为将门之后,居然延误时辰,这是失职之罪,此次我方虽然大胜,但军纪不可乱,本应严处,不过现在正是用你之时,你可戴罪立功!”关彝此时见他服软,也就不再追究了,也得给张翼一个面子,自己虽然为汉主所重,但是如今资历各方面都还尚浅。

    “诺!”张微应声说着。

    见他应下,关彝此时面色略缓:“张微,你带领骑兵,准备出发,今日大胜,西县肯定还没有接到消息,我们可奇袭之,你整顿一下骑兵,等会随我一起出军,其余各部在今天夜前赶上!”

    沉默少顷,众将互相望了一眼,齐齐出列,应着:“诺!”

    之前都已经探知,西县里,这次被贾充抽调后,恐怕最多也就只有几百兵,必是一攻而下。

    此处县域可是很重要的一个据点。

    西县古称西犬丘或西垂,又名西城,为先秦祖地,是当年先秦文化的发源地,秦昭襄王时置西县。

    据《史记·秦本纪》等记载,秦人先祖称自己的居住地为“西”。

    按东汉时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西”的意思为“鸟在巢上”,“西”卤“同形。

    而这种解释正好印证了秦人先祖的鸟图腾;秦人本为鸟部族,以鸟为图腾,“鸟在巢上”,意思为鸟部族居住的地方。

    同时,还有另一层意义;《尚书·禹贡》记载了“和仲宅西”的史实,即尧帝时期就有一族人称“和仲之族”,擅长天文观测技术,被尧帝派到西部来进行长期的天文观测,他们所居之地称为“西”,即后来的“西犬丘”“西垂”,具体为今天的陇东南盐官川。

    秦人本为东夷族之一支,秦人先祖既崇拜“鸟”,又崇拜“太阳”,因此,有人称秦人先祖为“阳鸟部族”。

    秦人部族一直称自己的这块祖地为“西”,这里有他们的宗庙、陵园,以及城池,秦国早期的都城也在这里。

    “西县”之地,又名“西犬丘”“西垂”;周朝时期孝王“邑非子于秦”,史称“非子邑秦”,“居西犬丘”;中经襄公,直至文公时秦都才由西垂迁到汧渭之会;秦昭襄王时置先秦祖地设“西县”。

    而在秦汉时期,西县则为雍凉蜀三州的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线路与支点,有语得陇望蜀,而西县北接渭水,南通川蜀,在汉时也正好处于丝绸之路渭水线复线和茶马古道交汇处。

    西县西汉时,为凉州刺史部陇西郡西县,西南部有益州刺史部武都郡、嘉陵道和陇西郡羌道,王莽时期曾改西县为西治。

    后东汉时,则地属凉州刺史部汉阳郡西县,因为盐官乃产盐胜地,故西县又称卤城。

    而后东汉末年,此地域则因盐官城而称之卤城,为魏蜀交战界地,双方互相争夺,各有怀属(蜀汉称之卤城,曹魏称之西县。)

    “空城计”的传说故事就发生这一时期。

    当年季汉先丞相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大军由汉中出发分两路出击时,先丞相诸葛亮就是坐镇西县,作为战略预备队应付各个战场出现的不测。

    当年先丞相诸葛亮六次北伐至少三次以西县(或卤城)为根据地或战场,而后来先丞相诸葛亮在失去街亭后“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

    其后西县就被魏人控制至今,被筑城为塞,其后大将军姜维在沓中屯田,曾欲夺回,却是数次皆败。

    而这次的战役,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如今已经以大胜告终,第二个阶段就是偷城了,也是主要的目的所在,西县如夺回,将会直接威胁雍凉,可以直接攻取陇西、天水等郡,战略形势上,就会有一定的好转。

    ……

    此时杨伊在后方,正对着请示的宁毅命令的说着:“敌人卸下军械,就地埋葬,我军检查尸体和姓名。”

    在这个时代,大量的尸体若是不管不顾,弃之荒野,极易发生瘟疫,将尸体聚在一起埋葬,显是最正统的方法。

    杨伊想了想之后又说着:“人死入土为安,不必堆积,分具掩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