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难以抑制的直觉-《女警乔真》


    第(2/3)页

    徐昊的思路有点断片,乔真的声音还在继续。

    “第三,有一段时间,在警官问到几个关键性问题时,她正好给她去端水,注意到她的瞳孔明显放大,通常,这是紧张、愤怒时会有的表现。”

    听到这里,徐昊不耐烦地打断她:“我妹碰到这样的事情,紧张是必然,至于撒谎,她有什么必要撒谎呢,无非是回忆不起来当时的情景了吧。你到底想说明什么?”

    乔真上前坐到他身旁:“你先别激动,我并没有什么结论,我只是把我观察到的一些情况和你说,我的感觉是,徐元应该知道些什么,但是她隐瞒了。至于她为什么不如实告知警察,我就不知道了。”

    她继续轻声细语地请爱人回忆:“你觉得徐元在案发后对你的父亲有没有什么态度上的转变?”

    乔真说起这些来,分析的语速很快,在她看来,徐元不仅知道案发时的隐情,而且几乎有可能参与了整个案件的策划。但后半句她忍住了没有说。毕竟她有的只是间接的推断,而非确凿的证据。

    幼时跟随父亲上班的经历似乎被突然激活了。

    乔真明白,当一个人真的在回忆某件事情时,她的眼球是朝下方的,而徐元却并没有。她只是在和对方有更多的眼神交流,有时是生硬地重复对方的问题来作回答,有时把手放在裤兜里不停地晃动,甚至只能按叙述顺序来回答,一旦警官要求倒叙和插叙,她就要考虑很长的时间,还不能完好地给出答案。

    “这些行为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就是微表情出卖了撒谎者。但从小时候就看了无数嫌疑犯接受审讯实况的乔真来说,最直白的表述就是:徐元没说真话。而她的犯罪动机就是长期父亲的严厉管教甚至于人身自由的控制、恋爱自由的丧失。”

    乔真甚至于提醒徐昊:“每一次,当提到父亲的名字时,徐元的声音都有点轻微的震颤,她的眉毛在那一刻下垂,嘴角的一侧轻轻抬起,鼻孔也不自觉地长大,一个嫌疑犯如果面对被害人,最有可能的情绪就是厌恶、害怕和轻视,徐元几乎满足了这三种情绪的所有特征。”

    听到乔真所说的这一切,徐昊一点点皱眉,直到紧紧捂住了双耳。

    他狂躁地在屋里来回走动,像一只关在牢笼里的绝望困兽。她明白,自己的爱人在经受内心的撕扯,一边是寻找出杀害母亲真凶的强烈愿望,一边是无法接受再失去亲人的强烈痛楚。

    但乔真没有明白的是,一个她以为熟悉了解的男人最终会做出一个她未曾预料到的抉择——结束他们刚刚开始的婚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