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包围滨海2-《以国为盟》


    第(2/3)页

    即使是用热成像瞄准镜观察也会有死角,而卫星就不同了,在卫星的热成像模式下,所有都一览无余。虽然这群并不专业的武装分子并不会安排什么暗哨及狙击手,但特种部队的严谨才会让战斗变得更简单,张万超也说过,严谨才是现代战争制胜的关键。

    大屏幕上,热成像模式将仓库内部的敌人全部显现出来,在尽头的库房里可以看出还有人影在忙碌。

    “A组进攻路线中有一处简易板房,板房内有三人,无法看出是否持有武器。”郝建安的任务就是将房间内和无法看到的敌人报出来“其余简易板房内没有发现敌人,但建议进行搜索,尽头两个库房中东侧较大库房为一号,大约十五名敌人,西侧库房为二号,大约十名敌人。”

    这类大场地作战下,战前的卫星观察必不可少,不光反恐大队,特种大队在此类行动前也会有卫星支持,所以像郝建安这种卫星指挥员与队员也十分默契。

    “行动组从预定路线开始进攻,行动人数较多,不要误伤。”李建辉下令开始行动,三个小组由三条路线进入,分别为左路、中路和右路,A组在左路,以此类推。路并不算窄,可以通过大型运输车辆,路由杂物和集装箱分开,没人明白为什么仓库会这样摆设。

    行动开始,门口巡逻的敌人被清理的干干净净,这些敌人对反恐大队来说毫无压力。

    “狙击组进入各自语音频道,开始自由射击。”刘毅带领的狙击组也加入战斗,行动中的语音通话也会分开,一个共用频道和三个分组频道,各组组长会在共用频道和自己的分组频道上。

    大屏幕上,卫星监控一旁各自显示了三个组长的头盔摄像机。

    李建辉这边的A组,也就是一分队,李建辉还是作为第一突击手在第一个,其余队员贴着边在后边一字排好。

    “A组注意,前方两名敌人,我们来做掉。”刘毅在东侧的山丘上,即可以看到一分队,也可以看到一分队前方的敌人,路有些弯度,所以他们看不见。

    “你右边,我左边。”刘毅跟趴在一旁的梁光讲道,反恐作战中的观察手作用并不太大,所以观察手经常就是第二狙击手,两人都拿着加装消音器的88狙。

    经常有人说狙击枪不需要消音器,八百米的射程听不到枪声,而事实却不是如此,并不是所有作战中的八百米外都有狙击位置的,而且没必要跑到八百米那样舍近求远,加装消音器会方便很多,88狙并没有配套消音器,各特种部队的消音器都是后加螺纹改装的。

    噗噗两枪,轻松放倒两名敌人,“A组可以继续前进。”刘毅射击后将手指放到护圈上看向李建辉,李建辉朝着他们竖起拇指。

    经搜索通过后,便是左路唯一的简易板房,板房的窗户用水泥糊死了,据刚才郝建安的描述,板房内至少有三名敌人。

    因为不用在意窗户,所以李建辉在门口一侧蹲下,右手举枪继续瞄准,抬起左手摆,后边的队员自然明白。林海然和杜峰、文水军跑到李建辉前边,文水军站在门另一侧,另外两人继续瞄准前方。

    作为爆破手的文水军从背包里取出破门手雷和闪光弹,要着重说的是闪光弹,这种闪光弹并不是每个队员配发的普通闪光弹,而是有一道蓝条的无延时闪光,配合破门使用的,延时只有一秒,仅仅是为了减去队员破门时握住闪光弹读秒。

    文水军将破门手雷粘在把手上,按下开关,为了不被发现,破门手雷是无声计时三秒后引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