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你来我往-《明末之奴隶的咆哮》


    第(2/3)页

    敌人想要安全通过平安北道地区,那就只能昼伏夜出。

    在侦察连的鹰隼和军犬的追踪,和镶蓝旗众多老幼妇孺的协助下,终于把人一一抓了回来。

    抓捕过程中从他们身上搜出了大量的书信,都是金国各旗人员写给入朝各级军官的,陈信看了几封,写的云山雾罩的,让人浮想联翩。

    几个文职参谋看了有些犹豫着说道“总指挥,这些信上写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啊?是不是收信人有问题?”

    陈信笑了一下,说道“不需要管这些,大营那边有阿敏呢,我们的任务就是不让敌人过江。”

    然后吩咐手下,把信全部烧掉。

    就这样时间在对峙中不断过去。

    可能是从什么特殊渠道知道了派过江的人马全部被抓的消息,黄台吉终于忍不住了,在3月15这一天开始了大动作。

    他们在大量的砍伐树木,锯成板材后,由工匠们制造成了舢板和其他物件。

    陈信在得到情报后,非常纳闷,不经过阴干处理的木材直接造船的话,根本用不了几天就可能会漏水,黄台吉这是在干什么?难道被那天的炮子给打傻了?真的想用舢板强渡鸭绿江,那自己可是欢迎之至啊。

    两天后,陈信就知道了答案。黄台吉的智商没有问题。

    后金军开始搭建浮桥了,一条条大小各异粗制滥造的舢板被集中了起来,从北岸江边开始并排延伸,并且以粗壮的绳索连接起来,上面钉上了厚实的木板。

    然后敌人以浮桥为支点,在桥两侧江水中钉入原木,防止江水冲垮浮桥。

    敌人在北岸每隔3里就建造一座浮桥,总共三座浮桥一起开工。

    短短4天时间,3座浮桥就已经搭建到了江心之中,距离南岸不到300步。

    陈信这几天也没有闲着,发现敌人建造浮桥的同时,就在正对着三座浮桥的南岸设立了九座土制炮台。

    炮台高1丈,夯土而成,正前方有一道用装满沙子的麻袋堆成的防护墙,用来保护炮手和火炮。

    等到敌人的浮桥修到了200步距离时,陈信就在炮台上安装了火炮,专门轰击敌人修桥人员。

    一门暂时用木架子支撑住的步兵炮率先开火,“砰”地一声准确击中了浮桥上密集的人群,用来远距离射击的40mm独头弹,洞穿了人群,在其中中扫出一条血线。

    一边的小号弗朗机炮也紧随其后,但是从后部靠子铳装填的佛郎机有着漏气的大缺陷,在200步的距离上,无法像步兵炮一样连续打穿一列的敌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