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十三节【路边茶会】-《铁鹤书》


    第(2/3)页

    这个故事发生在大唐垂拱元年,东瀛朱鸟二年,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身材壮硕的年轻人。不亲眼看见的话,谁能想得到,十五岁的藤原妹子不但没有一身肥油,也没有现在这副猥琐的面相,俨然是一个翩翩佳公子。当时,他正借着夕阳最后一点昏黄的余辉快步在山道上疾行,俊秀的脸上写满焦急。

    不多久,太阳就沉到了山后,从山峰的缝隙中只透出几线微弱的金光,藤原身处的世界,顿时化作一片剪影。

    又走了一盏茶时间,黑洞洞的大山深处忽然飘起了几点火苗。年轻人顿时精神大振,加快脚步朝那个方向赶去。出现在少年眼前的,是一个由十来户猎人组成的小村落,放眼望去,只有零零散散几栋弱不经风的茅草房子,惟独村子深处,耸立着一栋与此处格格不入的石屋,以这个村子单薄的人丁,很难想像这栋石屋是出自村里人之手。

    如今,石屋外站着十多个人,男女老少都有,亮光就是来自于他们手中的火把。这些人一个个默然肃立,摇曳的火光中恍若一排木桩,藤原没有走上前,他已经隐隐感觉到事有蹊跷,年轻人小心翼翼地摸上前,伏在一片杂草后静观其变。黑夜里不知过了多久,屋外的其中一人忽然打了一声呼哨,其他人像是得了命令一样亢奋起来,不约而同地开始剧烈扭动身子,那样子活像是浑身爬满虫子。另有两个人尖着嗓门开始高声吟诵,他们用的是一种奈良人早已放弃的古语,其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大和族在列岛登陆的时代,这可能是某一队移民划着原始的木船从海中带来的语言,更有甚者,这可能是日本列岛从海底升起时就已经存在的语言。

    如泣如诉的语调像是一团阴湿的秽物堵在少年胸口,他只觉得头重脚轻,手脚冰凉,像是忽然来了一场大病。

    就在这时,打头的人猛地嘶吼了一声“道返大神引路。”话音未落,其他人也跟着跪地叫嚷起来。那场面像是他们集体陷入了癫狂。接着,石屋的门被打开,几个人抬着一个瘦骨嶙峋的病弱老者从里面走了出来。

    从远处看,那老者似乎身着昂贵的长袍,头戴古怪却又考究的高帽子,帽子两侧还有小幡垂下,衣帽的雍容气派与老者干瘪的脸庞造成了让人极为不适的反差。但是,少年随即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夜色中的长袍一角随风飘扬,发出“哗啦啦”的脆响,藤原心中一惊,那老者一身华丽穿戴,竟都是用纸糊出来的。

    众人拥着病入膏肓的老者来到村后一条土路旁,藤原也悄悄跟在后面,吟诵又一次开始了,在闪烁的火光中,少年看见了老者眼神中的惊恐与绝望,他微微张开嘴,但是已经没有力气出声了。于是,这行将就木的老人只能任凭别人把他放到土路当中,然后眼睁睁看着他们围绕着自己又唱又跳,又哭又笑。

    这群人中,只有一个人还保持着清醒,那是一个矮胖的中年人,他口中念念有词,正在磨着一柄切骨的大刀。

    藤原的身子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他已经隐约猜到接下来要发生什么。

    那群人忽然停止了呼喊,他们无声地围拢上来,把老者圈在当中,也遮住了少年的视线,从藤原这里,再也看不见那个可怜的老者了。接着,那个矮胖中年人手提大刀走进了人群。

    远处的少年没有听到任何的惨叫声,也没有听到筋断骨折,开膛破肚的那种惊悚的声音。他只是看到中年人走进去,过了一会儿又从人群中走了出来,气定神闲,面不改色,周围一片寂静,除了他手里那把刀上的血迹,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