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那更好了。” “大地图一人来一张,我也去,推着我那小摩托。” “摩托车啊!” 郭德刚一脸贱气啰嗦的笑:“加10块钱的。” “就10块钱啊!” “加完了,哪领地图?” “主要是为了地图。” 郭德刚又板起脸,一副瞧不起人的模样:“你要那玩意儿干吗?你这能到哪去?” “对啊!小摩托开不远。” “不是加油就给吗?给我一张吧。你上哪?你告诉一声,我指给你。” “指就指到啦?” “好嘛,气死我了。” 郭德刚捶足顿胸的,滑稽的样子又引得台下观众一阵大笑。 张楚却觉得没什么意思。 这些段子,在郭德刚以前的相声作品里已经出现过了。 不但这个段子,其他的内容,也让人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总之,就像是一个大杂货,把各种以前的老段子,还有网上的全都拿过来,糅合在一起,最后点名“我要幸福”这个主题,就算完了。 感觉和郭德刚以前的相声段子,《我要锻炼》、《我是科学家》、《我这一辈子》比起来,实在是乏善可陈。 不过想来也不奇怪,以前德芸社还没火的时候,郭德刚为了班社的生存,每天琢磨的就是怎么说相声,说好相声,创作新的相声作品。 而且,那个时候的郭德刚还年轻,正处在创作的巅峰期。 现在就不一样了,德芸社火了,郭德刚还是要为德芸社的生存奔波。 余谦说过,德芸社现在的处境,看上去花团锦簇,实则危机重重。 火得实在是太快了。 现在中国相声界能办得起商演的,只有德芸社这么一个相声班社,而且,也是唯一一个能实现盈利的。 同行见着能不眼红? 各种打压的手段层出不穷。 为了班社生存下去,郭德刚只能不停的在其他领域探索,毕竟那么多徒弟呢,都指望在小剧场说相声活着,也不太现实。 分心太多,自然也就没时间,没精力搞创作了。 说起来也是无奈。 演出结束的时候,已经快十一点了。 张楚跟着人流往外走,到了门口,先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告诉家人,今天晚上不回去了。 天寒地冻的,这个点儿,路上结一层霜,又湿又滑,开回去还要一个多钟头,没必要来回折腾,好不如在市里的某个家住了。 接着又和余谦打了个招呼,大晚上的,他就不参加德芸社的庆功会了。 正往剧场后面停车场走,突然感觉有人从后面快速的接近。 在对方的手拍过来的一瞬,张楚转回身,一把抓住对方的手腕,扭身就使出了一记过肩摔。 “呀……” 呃? 声音很熟悉,张楚赶紧止住即将松开的手,不然这一下子少说也能把人扔出去十米远。 扶着对方的腰,将来人给放在了地上。 “你干嘛啊?” 来人扯下口罩,借着灯光,张楚看到了一张熟悉的脸。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