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教育的考量-《开局推倒宰相千金,我被流放岭南》


    第(2/3)页

    杨斐眸光一闪,明白了萧景的意图:“先生之意,可是让本王再施欲擒故纵之计?”

    萧景微微颔首,道:“不错,王爷只需将南海各处贼匪视作各山民部族,寻出其中最强贼匪势力,施以恩威并济之策,其余贼匪便会望风而降。”

    说着,萧景眼中杀意一闪而逝:“至于那些冥顽不灵者,便由韩勇将军领兵剿灭,天字营新兵尚需要实战锤炼。”

    杨斐抚掌大笑:“先生好计。”

    萧景却轻摇臻首:“此计不过是拾王爷牙慧罢了,若王爷愿悉心筹划,亦能洞察此道。”

    顾相高徒,名不虚传。

    别看萧景平日里并不如何表现自身,也不似薛明那般引人瞩目,可一旦杨斐问计,萧景从不会让他失望,总能给出让满意的答复。

    并且萧景为人并不迂腐,能解人之所想,更能在不动声色间送上阿谀奉承。

    手底下有这种大才,杨斐心中无比欣慰。

    “先生,灾民之中有不少读书人,本王已经安排子清对这些人进行考核,通过之人本王会委派任务,但那些未能通过之人,本王又当如何是好?”杨斐再次向萧景请教。

    能通过考核的人不必多说,但那些没有通过之人,也不能浪费啊。

    他们虽然政治才能不足,但毕竟是读书人,又身处岭南这片文化荒漠般的地方,放着不用绝对是暴殄天物,杨斐思来想去也没什么好的地方让这些人发挥。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王爷想用好这些人,倒也不是没有办法。”萧景笑着说道。

    杨斐立刻追问:“先生教本王。”

    萧景缓缓道来:“王爷,读书人除了可以入仕为官之外,其实还有个最基本、但却极为重要之处。”

    杨斐一愣。

    经过萧景这么一提醒,他猛然想起读书人除了做官,还能育人啊!

    自己身为王爷,过于关注岭南的眼前事务,竟然忽略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一岭南最大,也是最迫切的事。

    什么白糖,什么水果,什么钢铁。

    都不如人才重要。

    自己每天念叨着岭南没人才,想从大隋各地挖人,却全然忘记了自己可以培养人才。

    也只有自身能够源源不断的培养出人才,岭南才能持续繁荣,昌盛不衰。

    靠挖其他地方的人才只是权宜之计,难以持久,一旦他人掐断通往岭南的路径,又将如何外出寻得人才?

    现在的做法无异于舍本逐末。

    这玩意就和粮食一样,你可以从外面买,但自己也得种。

    杨斐的计划里,也只是借着现如今大隋的风平浪静暂时性发展经济,粮食从其他地方购买,等过个两三年,就会重新将粮食的生产放回首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