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里的资源太丰富了,岭南雪糖厂、琉璃厂、水泥厂都可以在这里投资,甚至于,杨斐还打算将第一座盐场,建立在这里。 也就是现在橡胶还没传过来,否则单单是一座橡胶厂,就能带动不知多少生产力,这玩意对科技的进步太大了。 听见王爷有赏赐,大蛇关的士卒们越发激动。 随后,便是赏赐之时。 每一位大蛇关士卒都得到了一贯钱的奖励,这笔钱在日南郡足够他们近一年的开销。 大蛇关士卒总计六千人,分发了六千贯。 分发赏钱的过程中,大蛇关士卒纷纷向杨斐跪拜,表达他们对杨斐的感激。 对他们而言,拿到手里的才是真的。 当沉甸甸的赏钱落入他们的手中时,他们深信,这是他们支持王爷、抛弃冯正明的最正确决定。 激动人心的赏赐结束后,杨斐回到王驾,一声令下:“入关!” 随即,一万精兵严阵以待,气势如虹地踏入大蛇关。 之后,杨斐继续进军。 他下令让大蛇关的士卒原地卸甲归家,只留了一个小队作为佐证,在他劝降其余关卡之时从旁协助,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这种方法很快得到有效反馈。 继大蛇关之后,后续又有数座关卡相继投诚,被杨斐兵不血刃的拿下。 当然,为了取得这些成果,他也付出了数万贯的代价。 但这些花费绝非徒劳。 楚王的贤明迅速在日南郡传开,大军所过之处,沿途百姓皆箪食壶浆,喜迎王师。 日南郡的百姓也不想造反。 造反这玩意,就是把脑袋别裤腰上,不是活不下去,谁愿意造反,毕竟大隋的刀枪不入开玩笑的,哪一次造反不得杀个人头滚滚。 而这位年轻的楚王杨斐,却以他的仁慈和明智赢得了日南郡百姓的敬仰,让日南郡百姓感受到久违的温暖,也让他们知道。 原来不造反,也能过上好日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