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就这。 产量依旧紧张,不能敞开了供应。 海水晒盐则根本不存在产量问题,只需一个月的时间,便足以晒出整个岭南百姓一年的食盐需求,晒上一年,整个大隋的百姓都能腌入味。 大隋不仅仅只有岭南靠海,山东那边也是绝佳的晒盐场。 搞点玻璃,搞点糖。 便宜父皇碍于面子,不好意思伸手拿儿子的东西,但海水制盐出来,便宜父皇绝对会将手伸过来,在山东那边弄晒盐场。 伸手党哪里都有。 何况是天下共主的皇帝。 杨斐现在就是不想将盐的冠名权与利润分出去。 如果能做到这一步,他完全可以放弃在岭南设立晒盐场,直接去山东那边建一个,顺便拓展一下山东那边的官场人脉。 岭南不差晒盐场那点工作岗位。 对于王爷的提问,霍平左耳进,右耳出,他是代替黑衣卫来保护王爷人身安危的,这种动脑子的活他根本不需要听。 霍平的态度并不影响范嘉、尹云等人的思考。即便心不甘情不愿投降杨斐的范复林也思索起来。 他看不惯杨斐利用百姓的行为,但若是制盐之利能留下来,对于日南郡百姓而言,无疑是件好事。 他之所以屈身事贼,不就是为了让日南郡百姓不受伤害,过上好生活吗? 片刻后,他便有了想法。 “王爷可向陛下奏请,以海制盐法换取贩盐之利,陛下需要的是用海盐冲击如今的盐价,使百姓得到实惠。” 他稍做停顿,继续道:“只需王爷向陛下保证海盐的售价能够让普通百姓得到实惠,相信陛下会考虑此事。” 听见范复林所说,杨斐思维散发开。 不久后他补充道:“你说的很好,不仅如此,本王还可以与父皇演一出戏,对外可宣称父皇体恤民情,为了让百姓都能吃上盐,特地下旨命令本王降低售价。至于本王卖盐亏损部分,则由朝廷承担。” “王爷英明。” 范嘉第一时间奉上马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