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可朝廷的赈灾粮本就有限,面对海量的饥民,根本是杯水车薪。当百姓连最后一丝希望都破灭时,便会啸聚山林、聚众作乱,从最初的抢夺粮食,到后来的揭竿而起,将所有的怒火与绝望都发泄到朝廷身上。 历史上无数王朝的覆灭,皆源于此,若是任由这般发展,这庞大的大明帝国,迟早也会重蹈覆辙,最终轰然倒塌! 可现在有了这土豆,那意义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土豆的产量,是水稻的十倍,更是小麦的二十倍! 这看似简单的数字差异,背后却是生与死的天壤之别——原来需要十亩水稻田、二十亩小麦田才能养活一户人家,才能让一家人不饿肚子;现在有了土豆,只需一亩地、两亩地,就能满足一户人家的口粮需求。 那多出来的土地,难道要空着、荒着吗?当然不是!百姓可以在多余的土地上继续种土豆,或是种植其他作物,既能储备更多粮食,又能换取其他生活物资,日子自然会越过越安稳。 有了土豆,大明的粮食产量将会直接拔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不再受限于传统作物的低产瓶颈,足以养活更多的百姓,让原本可能饿死的人活下来,让更多的孩童平安长大,诞生出更多的子民;人口多了,劳动力便多了,开垦的田地会更多,缴纳的赋税会更足,大明的国力也会随之蒸蒸日上,形成良性循环。 当然,朱高炽心中也清楚,以目前大明的生产力水平,没有温室大棚的加持,没有现代化的种植技术,不可能真正做到让土豆在所有地区都亩产三十石。 可即便如此,只要土豆的产量能比现在的水稻和麦子增加个三五倍,那就足以震惊天下——三五倍的产量提升,意味着原本只能养活一人的土地,现在能养活三五人;原本会因缺粮而爆发的灾荒,会因土豆的存在而大大缓解,这就足以解决眼下大明最致命的缺粮问题,让王朝的根基重新稳固下来。 更重要的是,伴随着这第一批土豆成熟,立马就可以从中筛选出最饱满、最优质的薯块作为粮种,投入到下一批生产之中;粮种的数量会越来越多,种植的规模会越来越大,从御田到西山,从应天到凤阳,再到全国各州府。 等到土豆的种植遍布大明的每一片适合的土地,等到百姓的餐桌上都能见到土豆的身影,等到粮仓里都堆满了这沉甸甸的“粮食神器”,那一个新的时代就会降临——一个没有饥馑、百姓安乐、国力强盛的盛世大明,将在土豆的支撑下缓缓拉开序幕。 这就是土豆对大明的意义! 它不是普通的作物,而是能改写王朝命运的“利器”,哪怕只是依靠它的高产,一点点改变粮食短缺的现状,都能砸出一个盛世大明来! “粮食神器”四个字,并非虚名,而是对它能拯救万民、稳固社稷的最佳注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