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新帝更在乎眼前实实在在的功绩,他眯眼看了刘御史一眼:“刘大人,难道大澳国发生天灾,他们主动来求和,我们置之不理,然后眼看着那么多大澳灾民死去。” “然后,让那些奸臣进犯我国北疆?再让镇北王率领三军,去抵抗他们?你可知道,这样做即使取得了胜利,寡人的三军将士又将死去多少?” “难道这不是朝廷的损失?难道这些将士的性命,就该这样白白的丢掉?自古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镇北王正是为了两国人民考虑,才借粮食给大澳国,以缓冲危机!” “同时,也让我们将士和百姓免去无谓的牺牲。至于,你说的以后大澳国会如法炮制的用这种方式来要挟我们借粮食给他们,这是不可能的!” “这次和谈,并不是要挟,而是,镇北王出于人道主义,自愿接济他们,让他们感恩戴德,敬重寡人,不再有侵犯我们的野心!” “大澳国的谈和书就是铁证,你们也都看到了,还需要着质疑吗?” …… 新帝正声厉色,言辞犀利的狠狠驳斥了群臣。 群臣一个个都老实了下来,没有一个再敢弹劾宋楚宁了。 次日,新帝决定,带户部官员去北疆巡视一番。 三天三夜后,终于到了宋楚宁镇守的北疆。 看到一望无际的,黄灿灿的稻谷,掌管农业的官员十分的惊诧,他跟个小孩子似的,把稻谷抓在手里,看个不停。 “这是什么品种的稻谷?怎么会长的这么大,这么多?本官真是闻所未闻呐!” 一路上风光秀丽,新帝和那些户部官员都对宋楚宁管理的北疆十分的满意。 田里的稻谷,更让官员惊叹。 第(3/3)页